济群信息IT服务-企业云网 技术社区

标题: 企业移动信息化建设的七大关键要素 [打印本页]

作者: 孤独的骗子    时间: 2014-10-11 20:36
标题: 企业移动信息化建设的七大关键要素
    [qq]38902559[/qq]如今,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了人类不可或缺的伴侣。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截至2014年,将有17亿台移动设备访问网络,浏览网络资讯。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普及正在开启移动应用新时代。苹果公司(Apple)凭借着iTunes应用商店成为了移动体验领域的标杆,让应用落户于数以百万计的用户手中。2013年初,苹果便宣布了iTunes应用下载量高达400亿,仅在去年,用户注册数已达到下载量的半数。智能移动应用的陆续推出不仅让用户也让企业获益颇多。企业移动应用必须提供企业所期望的便利下载体验,也要满足企业的额外要求以使应用使用达到零风险。许多企业在面对移动应用及企业信息访问管理方面,略显得力不从心。
    下述七大关键要素可帮助企业应对企业移动体系中应用数量激增的局面。
    1. 部署:利用企业移动平台
    企业打造移动化的首要步骤是部署企业设备和员工个人设备,以及各生产类应用。目标很简单:用户下载应用并可立即使用。应用信息载入、注册及启动等工作都由企业移动平台完成——服务器信息、登录信息或认证信息将自动推送至用户设备。
    2. 配置:基于岗位角色与职责
    部署与配置工作应齐头并进。企业员工的终极愿望是能够自由使用任何设备、应用及访问任何信息。理想的情况是,若员工使用企业派发的iPhone 或者 Android 手机,则企业可立刻根据员工的岗位角色与职责(财务、人力资源、销售等)配置相应的安全信息与适宜的商业应用。
    3. 存放: 云端 VS. 企业内部系统(就地)
    企业可自行选择信息与应用存放地。可存放于云端或就地部署于企业内部系统,或者两者适度结合。至于如何把握度,则无正确答案可言,但是IT部门必须清楚了解移动信息各部分的存放处,以及,最重要地是,谁有权访问这些信息。
    4. 不局限于移动设备管理(MDM):管理设备、应用、信息及万物
    IT部门必须控制移动设备对企业信息的访问。至少,在移动硬件丢失或遭窃的情况下,IT能够关闭设备、信息或应用。其中,关键步骤是制定配置锁定与安全策略。MDM软件可帮助IT集中管理,保护及部署移动数据、应用及平板电脑与手机类设备。从MDM到移动应用管理(MAM)到移动信息管理(MCM),这些系统将帮助企业保障设备安全,甚至保障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之下的所有设备的安全。
    5. 安全:贯彻于整个生命周期
    来自美国软件公司赛门铁克(Symantec)的一份研究表明:每年因移动安全问题而给企业带来的平均经济损失高达42.9万美元。因此,企业移动蓝图的每一部分都必须考虑安全问题。安全策略必须整合入初期移动策略以及移动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以灵活应对移动计算的后计算机时代。
    6. 互操作性:采取跨平台措施
    在移动企业中,所有设备、应用以及云服务必须能够相互识别及共享信息。企业在面对基于HTML的移动应用、Web应用及原生应用时,可采取以下三点来达到互操作性。
    首先,跨平台支持。大多数企业必须实现对苹果iOS、谷歌Android、微软Windows以及BlackBerry系统的支持。
    其次,后端连通性。例如:当所有的移动用户在同一种后端系统之下运行旅游管理软件Tripit时,企业应用需要在企业后端系统中运行。例如:客户关系管理(CRM)应用需要在企业自有的CRM系统中访问企业客户信息。请假类应用也必须在企业自有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之下运行。
    最后,企业应用必须符合企业信息技术安全标准。员工将通过开放的互联网来访问企业数据,因此企业需要保护内部商业数据。
    7. 移动应用:对外采购及或开发自有应用
    移动化始于应用打造者,打造者可以是个体开发人员,或是欲开发应用的客户,或是某合作伙伴,或是企业内部开发团队。许多大型企业将从应用自主开发中大大获益。这些移动方案可利用各类应用与工作流程工具,使用界面来实时监管从销售至企业运营状况等全方面内容。
    一些应用或许由企业内部打造及使用以解决某一特殊任务。另一些应用或许较标准化,并通过各种应用商店,如苹果应用商店(Apple App Store)、Google Play、 Windows Phone App Store 或者 BlackBerry World等进行出售。





欢迎光临 济群信息IT服务-企业云网 技术社区 (http://forum.jiquninfo.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